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7月社融规模稳增 有效融资需求料回升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专家表示,从数据情况看,社融规模平稳增长。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良性循环,有效融资需求料回升。经济政策着力点将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随着消费恢复,经济循环会更加顺畅,也将创造出新的有效融资需求。
·看好结构性机会 公私募顶流密集调仓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部分知名公私募基金经理的最新重仓股情况浮出水面。葛兰、谢治宇、朱少醒、傅鹏博以及邓晓峰、冯柳、董承非等公私募顶流二季度密集调仓,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佐力药业二季度获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新进买入727.27万股,期末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数据显示,仓储物流公司密尔克卫二季度获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小幅加仓超10万股,期末持仓数量和市值分别为407.86万股和2.18亿元。此外,氨纶纤维制造企业华峰化学获谢治宇新进布局超2500万股,期末持仓市值约1.8亿元。
·券商中报重仓股渐次浮现 机构建言紧抓景气改善方向
伴随A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陆续披露,其十大流通股东中逐渐出现券商的身影。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记者发稿时,已有25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券商。从持股变动情况看,宝丰能源、顺络电子、立达信等个股二季度获得券商股东增持,ST盛屯、中核钛白、麦迪科技等个股遭遇券商股东减持,海陆重工、安孚科技、四方达等13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出现券商身影。围绕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季,业内人士认为,中报将为市场提供更多景气线索,进而凝聚市场新的共识,这次中报季有望成为市场预期修复的重要契机。就配置而言,景气有望持续或迎来拐点的行业值得关注。
上海证券报
·碳酸锂价格跌破“平衡线” 多家涉锂上市公司回应
作为锂电产业核心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变化一直备受市场关注。8月13日,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下跌1500元,均价报7.8万元/吨,再创新低。期货市场上,碳酸锂主力合约从年内高位的12.5万元/吨到如今均价跌破8万元/吨,跌幅接近40%。业界普遍认为,8万元/吨是碳酸锂行业的供需平衡成本线。面对“跌跌不休”的锂价,近期包括天齐锂业、盐湖股份、藏格矿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围绕锂价下跌等话题作出积极回应。值得一提的是,已有相关公司采取线上拍卖的方式“试探”市场反应。据记者了解,盐湖股份旗下海南盐湖国际贸易公司及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蓝钻贸易公司在8月13日下午分别进行了碳酸锂和锂精矿的线上拍卖,业内认为本次拍卖结果或能反映锂价是否见底。
·逾3800条询问近千家公司答复 市值管理成热门话题
随着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并加强市值管理工作,投资者对此也高度关注、常有询问。记者根据聚源数据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以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提及“市值管理”的询问逾3800条,近1000家上市公司回复了关于市值管理的提问。其中,第二季度有732家公司回复,较一季度环比增加两成。“市值是一家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的最直接体现。”荣正集团董事长郑培敏表示,上市公司一定要重视市值管理,既然公司已经上市,就要对投资者负责。
·又现海外大单 光伏产业链加速复苏
8月13日晚间,光伏产业传出两个大消息:一是出海再获大单,中国能建所属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与沙特方面签署了沙特PIF四期Haden2GW光伏项目EPC合同,合同金额约9.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9.79亿元;二是龙头开启整合,通威股份将通过现金增资等方式,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股权对其实现控股,合计交易金额不超过5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光伏企业频频出海斩获大单,推动整体产业链走出去,实现从产品输出向先进制造能力、技术标准输出的转型,进一步向产业全球化、制造本土化升级,充分体现出产业的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另外,国内龙头公司开启产业整合,光伏产业整体复苏有望提速。
证券时报
·旺季提前工价上涨 “链主”比亚迪富士康郑州招聘火爆
作为目前比亚迪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郑州比亚迪近日正式对外宣布了新款车型宋L DM-i“周销超万辆”的战果。而在半个多月前,已在河南深耕多年的富士康,宣告将在郑州建设新事业总部,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链主”企业在河南产能、产量布局加码,用工需求也随之增长。以往,伴随iPhone系列产品出货高峰期来临,郑州富士康每年8月至12月迎来产业旺季。今年7月伊始,这里便传出“旺季提前,工价暴涨”的消息,不断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而新车型上市获得大量订单后,进入8月份,郑州比亚迪也宣布启动年内第二次大规模招聘,单月直聘规模达到4000人,岗位薪资最高可达9000元/月。
·88家大市值公司半年报预喜 股价年内平均上涨13%
截至8月13日,A股市值超30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按照半年报、快报和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顺序选取,净利润同比增长(含扭亏为盈)的公司有88家。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公司集中分布于电子、汽车、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基础化工行业。电子行业入围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9家。2024年上半年,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回暖明显,内需和外贸均反弹,市场重新活跃带动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喜。数据显示,电子行业的六大千亿市值公司业绩均预增,分别是工业富联、立讯精密、海光信息、北方华创、京东方A、韦尔股份。截至8月13日收盘,这些公司今年以来平均上涨12.96%,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新易盛、宇通客车、九号公司-WD等6家公司累计涨幅均超50%。
·储能装机迎景气浪潮 41只优质股高成长可期
8月13日,新能源板块集体反弹,电力设备指数大涨超1%,宁德时代涨近3%。概念方面,锂电池、储能等相关概念涨幅也均超1%。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中,与储能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处:一是能源领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条目下,提出“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二是政策体系领域,“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条目下,提出“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机构普遍认为,该政策规格高、覆盖领域广,储能等板块或将受益。
证券日报
·多重因素推动 国际金价或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8月12日收盘,伦敦金现价格报2471.93美元/盎司,距离7月17日盘中创下的历史最高点(2483.76美元/盎司)仅有一步之遥。截至8月13日记者发稿时,伦敦金现报2462.19美元/盎司,较前一日收盘稍有回落。年初至今,伦敦金现价格已上涨约19.39%。7月份单月涨幅也达到5.20%,为年内单月涨幅第二高。8月12日晚,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数据报告。报告显示,7月份,全球黄金ETF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净流入。当月全球实物黄金ETF流入37亿美元,为2022年4月份以来最强劲的月度表现。得益于基金流入和金价上涨,资产管理总规模(AUM)增长6%,达到2460亿美元。领秀财经首席分析师刘思源表示,近期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一度导致日股“崩盘”熔断,进一步引发市场担忧,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后,对美股产生负面影响。不稳定的市场预期会进一步推升黄金中长期价格,后续金价可能再创历史新高。
·接连斩获海外大单 国内锂电设备产业“出海”捷报频传
8月13日,杭可科技披露,公司于近日收到大众西班牙及大众加拿大两家公司通过竞标系统生成的合同。合同标的为大众集团在西班牙和加拿大生产电池所采购的锂电池后道设备,合同总金额超过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5%。杭可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9.32亿元,与之对应,上述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或超过17.69亿元。就在不到一周前,海目星发布公告称,收到海外头部车企客户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项目为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相关设备,中标金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2.5亿元。接连斩获海外大单是我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我国锂电产业链持续推进全球化发展的缩影。
·半导体公司上半年业绩向好 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截至8月13日12时,A股市场半导体行业19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1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报。其中,新洁能、盛美上海、南芯科技、聚辰股份、聚灿光电等5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3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天德钰、盈方微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此外,51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北方华创、韦尔股份、纳思达等44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上述业绩数据反映出半导体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复苏。预计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将为半导体产业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