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宏观追踪——央行降息专题
 

  事件追踪及点评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期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结合央行全年的施政思路可以看出,在经济复苏数据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央行降息的核心目标在于引导无风险利率水平的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而刺激信贷增长及延缓房地产市场过快下滑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降息周期,短期内由于银行受成本约束,降息政策对于信贷的刺激力度有限,经济复苏具有一定滞后性,且出于对冲新存贷比考核流动性需要,预计央行近期将继续推出降准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市场无风险利率及广谱利率未来进一步下降趋势明确。

  市场影响及策略应对

  1、对存量债务和新增信贷影响——尾部风险降低

  本次央行降息代表我国降息周期的正式开始,将对存量债务及新增信贷产生重要影响。在存量债务方面,目前国内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债券及房地产泡沫问题,降息政策一方面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及房地产行业存量债务压力,刺激地方政府施政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将有效刺激居民购房需求,缓解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下滑产生的风险。因此降息政策将实际降低实体经济存量债务成本压力,从而降低国别经济风险,提升国内资产整体估值水平。新增信贷方面,短期内银行受制于成本问题,信贷投放可能不及预期。但中长期来说随着降息降准政策的延续,房地产及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压力的缓解,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担忧减小,推动银行风险偏好的回升,从而增加信贷投放,促进实体经济的复苏。

  2、对主要投资市场的影响——股债双利,权益尤佳

  本次降息之后,预计央行仍将继续进行降息降准操作,国内无风险利率水平长期趋于下行,各资产类别风险溢价降低,估值将进一步提升。对于债券市场及权益市场,长期无风险利率水平的下移将使得债券资产与权益资产重新定价,估值水平得到提升,另外随着国内存量债务及房地产问题的淡化,中国国别风险溢价降低,国际市场将逐步加大对于国内债券类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进一步推动两大市场尤其是估值提升相对较慢的权益市场的繁荣,因此建议在继续关注债券市场的同时重点加大对于权益市场类投资品的配置,抓住年末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须注意的是,若采取投资单一权益管理人或单一权益资产的模式则风险较大,难免受到标的资产价格大幅波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工行私人银行部坚持MOM管理模式,自上而下判断市场趋势,自下而上精选全市场领先的管理人,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个权益管理人、多种权益投资策略,在发挥组合优势、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为您获取稳健收益!

免责声明:本资讯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整理撰写,资讯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资讯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分析师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工商银行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资讯版权仅为工商银行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工商银行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