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年前工商银行公开发行上市成功,标志着历史性跨越,那么上市一年来工行以自己的优异表现证明,他们并没有仅仅陶醉在上市的喜悦之中,而是以公开发行上市为起点,开启了现代金融企业建设的崭新阶段。
关注工行的人们可以发现,通过发行上市,有力促进了工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其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工行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健全,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多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创新与改进服务的步伐不断加快,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社会公众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
----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在境内外发行上市,工商银行的财务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资本实力和充足水平显著增强,盈利能力持续攀升,且呈现较强的可持续性。从2006年年报到近期出炉的2007年第三季度季报,各项数据均显示出工商银行迅猛的增长势头。上市一年,工商银行交上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绩单”。
2007年4月3日,工商银行发布了上市以后的第一份业绩报告----2006年年度业绩报告。2006年,工行全年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493.36亿元,同比增长30.3%。
2007年10月25日,在上市一周年前两天,工行又公布了2007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延续了迅猛的增长势头,再度大幅攀升。截至今年9月末,实现税后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66.0%,远远超过其在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30.2%的复合增长率。
随着银行的相继上市,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从工行来看,发行上市使银行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为工行整体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工行按照上市银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信息披露也更加透明。
上市一年来,工行的公司治理水平明显改善,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今年,该行增补了许善达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充实了董事会的力量;调整了董事会下设的各专门委员会构成,增强了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工行还重新修订了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标志着工商银行向国际一流上市银行目标由“形似”向“神似”的转变已取得积极的进展。
----推进经营结构战略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进程深入,当前,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股改上市为工行搭建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上市之后,在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之下,工商银行全面接受全球投资者监督和资本市场检验,积极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致力于经营模式和收入来源的转型,在继续巩固传统的存、贷、汇等优势业务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积极发展新兴的中间业务,持续推进经营结构的全面调整和优化,实现了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逐步向内涵式、集约型转变。
为此,工行不断创新个人金融业务组织架构和绩效考评机制、再造个金业务流程,持续推进统一营销平台和分层次客户服务体系的构建,努力打造第一零售银行。
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工行全面拓展中间业务市场,重点加大对投行业务、理财业务、资产托管业务、企业年金、现金管理业务、债券承销业务等新兴中间业务的工作力度,确立鲜明的服务特色,着力培育新兴中间业务竞争力。
资产托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投行业务、银行卡是工行中间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从今年三季报数据看,年化增长率分别为371%、297%、84%、71%和36%。前三季度工行实现中间业务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达24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达到13.3%,同比增长104.7%,比2003年至2006年复合增长率42.7%高出6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工行今年前三季度利润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打造第一零售银行和中间业务的快速成长,不仅表明工行加快了经营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步伐,而且收益结构明显完善,这将大大拓展工行未来收入和盈利的增长空间,对工行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发挥重大作用,为提升上市银行市场价值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工行在国内拥有超过250万公司客户和超过1.5亿个人客户,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工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工商银行把上市后的第一年作为优质服务年,集全行之力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产品,完善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通过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加快分销渠道整合,实施差异化服务战略,不断提升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2006年以来,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迅猛增长,面对银行“排队”的难题,今年4月和5月,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和行长杨凯生先后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就个人金融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普通客户身份现场观察、全程体验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各项操作流程,此外还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和一线员工交流探讨不合理的操作流程。通过调研活动查找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业务流程再造奠定了基础。
从整合优化经营要素配置入手,工行迅速启动“个人金融业务流程改造”方案,在风险控制允许的范围内,全面整合优化个人金融业务各类服务渠道,建立简便易操作的业务流程,形成完整的前后台分离体制和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增加离柜业务交易功能和提高离柜交易率。
工商银行在这一年里着力巩固和壮大“实体物理网点+虚拟电子网点”的金融服务网,优化分销渠道。一方面加大物理网点的升级改造,开设财富管理中心、贵宾理财中心、个人理财中心和金融便利店四种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点,形成以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为主要特征的服务格局。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电子银行的市场和技术潜力,拓展电子银行功能。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上市后的一年中,工商银行积极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实现由国内商业银行向国际综合型金融服务机构的跨越。
最新的一次并购行动是,10月25日,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达成股权交易协议,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此外,工行在美国纽约,中东地区的迪拜、多哈,以及澳大利亚悉尼的分支机构申设工作也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将营业机构延伸至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总数达110家,并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2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形成了一个覆盖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层次分明、定位合理、渠道多样、运营高效的全球化金融网络服务平台。
工商银行各项业务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其靓丽的经营业绩彰显出巨大的成长空间,不仅提升了投资者对工商银行投资价值的信心,还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誉,工商银行的市场形象大为提升。(摘自《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