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弱势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继续上调影响,13日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再度走高,并均升破6.78关口。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全球范围内汇率波动进入货币政策主导的阶段,美元指数维持弱势是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主要因素,短期这一格局有望延续。
人民币续涨
因美联储主席耶伦略偏谨慎的言论继续打压美元多头人气,13日,国际市场亚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继续走低,最低下探至95.4626点,一度刷新去年10月3日以来新低。不过,进入欧洲时段,美元指数出现震荡回升,截至北京时间18:00,报95.7619,较前收盘价跌0.02%。
在此背景下,13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7802元,较上一交易日的6.7868元上调66个基点。
即期市场上,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询价继续跟随中间价走高,盘中一度突破6.78关口,最高升至6.7757元,截至16:30报收6.7817元,较前收盘价收升58个基点,连涨三日,续创逾一周新高。
香港市场上,昨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亦延续涨势,盘中亦一度升破6.78关口,最高报6.7737元,创7月2日以来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6:30报收6.7825,较前收盘价收涨39个基点。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员王洋表示,在央行将“逆周期调节因子”纳入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之后,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与美元指数走弱密切相关,由于全球范围内汇率波动进入货币政策主导的阶段,美元指数维持弱势是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主要因素。
美元仍存支撑
国际方面,由于西方主要经济体开始货币政策“紧缩竞赛”,在加拿大央行加息之后,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或将陆续开始缩减宽松政策,鉴于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趋势不可逆转,今年晚些时候更可能开启缩表。
王洋表示,在全球央行“紧缩竞赛”的压力下,短端利率抬升预期或将传导至长端,导致国际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上行,进而给国内利率带来上行冲击,锚定于国内经济变量的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为缓解冲击或下调汇率,因此人民币汇率在未来面临国际利率陡峭化带来的利空冲击。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6月贸易顺差427.7亿美元,前值408.10亿美元;进口同比增17.2%,前值增14.8%;出口增11.3%,前值增8.7%。
“在三季度美元指数继续维持弱势的预期背景下,主导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或在于跨境资金流动。”王洋表示,美元指数弱势的国际背景和跨境资金净流入的持续改善,将继续主导人民币汇率走势,并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