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有效利用信息简便轻松理财
 

  那天,笔者一位朋友在某电视台担任领导职务的吴先生,在网上给我发来一条信息:谢谢你以前跟我谈起基金,我购买的一只基金涨幅已经达到130%,并且在6月初高位时获利了结,有效避免了始于6月下旬的大跌。他还给我送上了一杯咖啡和一张笑脸。然后告诉我,他已经将放在余额宝里多余的钱转了出来,在市场回到3000以下时,购买了一只农业题材的股票和一只环保题材的基金,因为较之资本市场,余额宝的收益显著偏低。而他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从长远来看,农业和环保,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这两类题材,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宽广的想象空间。他感觉自己一是没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打理,二也没那种加速暴富的希望,所以希望通过较为简便的方式来理财,以期在较长时期内,持续获得稳健而相对高的收益。

  作为媒体人,我的这位朋友每天会面对海量的信息,其中,就有很多经济金融信息。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让他可以不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选择利用。

  而我们从事其他行业的老百姓,也同样需要通过对信息的获取、遴选和利用,增强理财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面对各种渠道、各个媒体涌来的信息,我们可以从多种方向、多个角度进行遴选和把握。

  国家主流媒体所披露的重要政治经济战略,如欧亚经济圈、“一带一路”,对部分产业、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政策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将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产品市场、经营利润以及长远发展。当然会对相关股票产生积极影响。

  当年经济金融工作指导方针,尤其是财政货币政策。这些对资本市场、理财产品市场构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将对广义货币供应量、股市流动性、市场人气等产生十分广泛迅速而深入的影响。如果国家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则表明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降准、降息等,对资本市场有直接利好;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则是国家为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对股市的上涨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2015年,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保证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连续多次降息、降准,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牛、政策牛的效应在上半年得到很突出的显现。尽管6月下旬以来的股灾对市场形成重挫,但国家一系列救市政策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措施的实施,以及《基本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本办法明确了养老金以适当方式投资股票、股基、股权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系列规定),将对股市的健康发展,形成长期利好和有力支撑。

  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包括主营业务发展情况,技术竞争力优势,产品市场前景,前期经营业绩及业绩预期,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管理层尤其是主要经营者的工作思路、人品等等,并综合机构对其的分析,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公司基本面情况,作为投资参考。

  基金公司的规模、管理情况尤其是风险控制制度、经营方向,产品线,过往业绩,基金经理工作经历及前期管理业绩(一般而言,没有5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没有经历过牛熊市转换的基金经理,不能算成熟的基金管理者),以及其他与基金的管理、成长、收益、安全有关的信息。

  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利率市场化进程,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的相关信息及具体时间表,净值型产品的特点、投资各类市场的比例、管理运行此类产品银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前期业绩,以及拟购买的本期产品的说明书和相关管理信息等。

  高度关注但审慎介入互联网,对P2P平台的主要股东、管理情况、前期运行情况,人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发布后,各平台响应及规范管理情况,投资主要领域及前期收益兑付情况,预期收益率等等。按照业内公认的说法,年化收益率高于13%以上的品种,是不可靠的,最好别碰。同时,对各种货币型基金(如阿里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百度百赚、广发天天红等)的运行和收益情况,要进行动态分析对比,以便在自己有一些散碎银子的情况下,将小钱陆续投入,且实行分红再投资,以获取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收益。

  其实像吴先生这样比较忙碌的工薪族,比较轻松的理财路子,就是在明确市场大方向,把握资本市场投资时机以及占家庭流动资产总比例的前提下,选择一些相对稳健的投资理财类品种,委托专业人士进行管理。一般而言,可分高、中、低三种风险产品进行选择配置。

  在高风险品种中,优先考虑购买公共资源类、农业类、林业类上市公司股票,尽管其股价也会随股市总的走向而波动,但在相对长的时间周期内,整体还会是向上的;购买混合型基金产品,在牛市时有快攻可能,在弱市时有回旋空间,风险小于股票型和指数型基金。

  中等风险品种,可选择净值型、期次型银行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参与高风险投资的比例较低,大多能够实现略高于保本稳健型产品的收益。

  低风险品种,主要有保本理财、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如果有闲钱暂时不用的投资者,可选择银行大额定期存单,30万元的起点,可转让,利率是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

  其他可供选择的理财品种如股东实力强、管理较为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贵金属产品、邮品、纪念币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把握信息、了解市场的前提下,小步渐进地参与。

  笔者的另外一个朋友刘先生,担任一家地方性报纸的财经记者,经常跑发改委、财政局、税务局、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能够了解到很多及时有用的市场信息。同时,配合写稿的需要,每天都要浏览财经新闻,关注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措施及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推进进度,并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些重点行业情况。2015年初,他综合各方面信息后获悉:股市会有一波上升行情,投资8万元购买了军工、环保、农业题材的股票各一只,最高时达到83%的收益率;投资10万元购买了一只医疗保健题材基金,实现了76%的收益率。因为突如其来的股灾,他也没能幸免,收益损失近半。还好的是,他没有再傻等市场快速反转,在股市回到3800点左右时,果断离场。两项收益率分别达到37%和33%。

  面对市场已经进入降息通道的情况,刘先生根据掌握的经济金融信息明确,这种时候,要选择购买中长线理财产品,锁定收益。从资本市场撤回的资金,刘先生用于购买了工行稳利型理财产品。此款产品由工行长期滚动发售,收益稳定,持有安心。刘先生购买时,收益率在5%左右。

  另外,刘先生特别看好工行的黄金积存业务,在黄金处于低位期,小额积存正当时。他每月做了500元的积存,他相信多年以后,自己持续的小积累,会为自己换来一笔较为可观的财富。待金价回暖后,自己可以视情况提金或者取现。同时,尽管资本市场陷入持续低迷状态,但他看好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做了1000元的基金定投,他坚信:越是下跌的时候,越是可以获取低成本筹码的时候,越是值得买入、持有并等待长期升值的时候。

  刘先生的父母,长年都只做储蓄存款。目前老两口有近50万元的积蓄。刘先生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劝他们在降息周期内,一方面手头留一些备用的现金,鉴于老人年龄较大,保留三万元左右,一万元办活期存款,随用随取;两万元购买货币基金,收入数倍于活期存款,赎回第二天到账。另一方面,存一两张一年期的定期存单,急用时可以提前支取,这部分钱在10万元左右。剩余的钱,推荐他们购买了大额定期存单,利息是银行同期利率的1.4倍。让老两口一辈子的辛苦钱在安全稳健的基础上,有相对高一点儿的收益。

  在信息时代,好的有益的信息,于我们就是机会,就是财富,就是人生实现重大转折的推进器。获取、筛选和利用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产品,提高理财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让理财变得更加轻松简便,更加明白有效。

  只要善于学习,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增强信息利用的及时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你也可以做到。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小禾)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n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