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行经营综述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省会西宁市,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8米,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美誉,莽莽昆仑、巍巍祁连横亘南北;黄河、长江、澜沧江奔涌而出,滋润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全省常住人口5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9%以上。青海是资源型省份,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5亿多亩,全省现有林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生态资产价值25.8万亿元;青海省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备地,盐湖资源储量大,已探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112.5万亿元。青海省光能、水能和风能潜力巨大,非常规能源潜力巨大。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首个三江源国家公园,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成为核心IP,国家级旅游景点87处,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400多项,2024年游客量突破5000万人次。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于1986年8月1日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分设成立,2006年10月工商银行整体上市后,改制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是中国工商银行辖属一级分行,非法人分支机构,辖属13家一级支行,实行直通式扁平化管理。截至2024年末,全行营业网点共78家。
2024年以来,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五化”转型,深化“六大支柱”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五篇大文章”走深走实,贯彻执行一揽子增量政策,聚焦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振需促消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和资源投入,全力支持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贡献了金融力量。截至2024年末,全部存款余额872亿元,较年初净增78亿元,同比多增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81亿元,较年初增加60亿元,全年累计承销地方债22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地方债投资同业第一。净利润7.67亿元,资产质量保持可比同业最优水平。
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加快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绿色金融的标杆行、支持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冠名建设黄河上游千亩生态公益林项目,在服务“五篇大文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贡献了金融力量。并在业务流程优化、数字化转型、网点渠道建设、支付便利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聚焦数字化实施“五维布局”,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数字工行”,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安民,确保党的金融方针政策在青海分行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省分行连续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在迎来“十五五”规划的新征程上,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坚持党建引领,加强能力建设,推进“五化”转型,抓好高质量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高效能改革,推进高水平安全,推动经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险的精准防控、规的严格恪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